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 庆阳市人民医院 >> 职工园地 >> 正文

良医之路 一位外科医师的点滴感悟

作者:杨庆伟 来源:肿瘤外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9/6/12 15:11:40

    作为一名医生,一名外科临床医生,工作十年来,曾因患者的手术成功术后顺利出院而充满成就感;曾因晚期癌症患者的痛苦无法缓解而充满沮丧;曾因患者的家属的无理取闹充满挫败感;曾因患者痊愈出院时的一句“谢谢你”而充满自豪感。

古有“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的说法,作为一个新时代的青年,如何成为一个“良医”,如何成为一个为老百姓解除病痛,技术精湛的良医,自己的一点点感悟与大家分享。

何为良医?良者即优良之意,作为一名外科医师,医疗技术精湛,为患者能够解除病痛,缓解痛苦,可以认为是“良医”的范畴。可是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外科医师,我认为应该具备以下几点:

    一、精湛医疗技术是良医的根本

外科医师如何提高临床技术,首先,我认为还是“从病人中来,到病人中去”,一切以病人为中心。一个病人,从住院开始就相当于我们麦田里的一棵禾苗,我们要对他知根知底,熟悉掌握,需要系统查体,详尽询问病史,恰当的完善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为我们正确的临床诊断提供参考。病人诊断明确,根据病人的性别、年龄、体质、化验指标、影像学资料、病理学检查等,设计合理的手术方案,对患者的病情要有一个准确的把握和认知,及时向上级医师汇报病情,汇报患者的病情的进展和自己对疾病的认识以及手术方式选择,敢于提出不同意见。通过和上级医师对患者病情的沟通和反复讨论,使自己对某种疾病的认知达到一定高度。

其次,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医疗技术日新月异。要善于利用互联网和最新的期刊杂志,了解本专业技术领域临床前沿,对于一些疑难杂症进行资料整理,从而对这种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等来龙去脉彻底搞清楚,以后遇到此种疾病,则可迎刃而解。

同时,手术技术的提高非一朝一夕之功,要善于温习、总结,完成一台手术后,我们要再次审阅术前的CTMR等影像学资料,评价术中所见和我们术前评估是否一致。对于手术失败和手术疗效差的病人,应该总结自己在治疗过程当中是否存在不足,是否存在因为自身医疗技术的问题导致病人手术失败或疗效降低。通过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总结,不断的反思,不断的改进,医疗技术才能更上一层楼,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再次,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一线外科医师,一定要重视病人管理过程中的细节,但不能局限于细节,还应该重视整体和全局,对病人病情发展过程中的病情变化,能够做到精准把控。我的老师,肿瘤外科主任医师陈小鹏曾讲过一句话让我记忆颇深,“看病人,知生死”。这句话凝练自他三十多年的临床工作经验,意思是对待一个病人,我们通过望、闻、问、切等,对患者的病情要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对病人的预后有一个精准的把控。当然,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一名优秀的外科医师需要多年的临床磨炼和积累,需要无数的艰辛和努力,需要反复的临床实践才能达到一定的高度。

二、良医需常怀仁慈之心

“仁”字在新华字典解释为一种道德范畴,指人与人相互友爱、互助、同情等。在《礼记·儒行》中记载“温良者,仁之本也”,在古代,医术又称仁术,可见行医必须具备有一颗仁慈之心。

病人到医院就诊,希望医生能够帮助解决病痛,缓解病情,恢复他们第二次生命,医生就成为了他们生命的守护神。他们对医生充满了期望,充满了无比敬重和期盼,医生需要以一颗仁慈之心去对待患者,想病人之所想,急病人之所急。

记得我在西安交大学习期间,我的老师,西安交通大学肿瘤医院院长党诚学教授在查房时,面对一位晚期食道癌患者进食困难,语重心长的对我们说,“这不行啊,一定要想想办法,病人吃不进去是很痛苦的呀!”当时病人的眼泪就突然流下来。多么朴实的一句话,多么简单的一句话,体现了一位“医之大家”的仁慈之心。仁慈之心不拘于细节,有时候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表情或许就拉近了医患之间的距离。保持仁慈之心是医生的基本工作方法,通过拉近医患距离,增进医患之间的信任,使患者的治疗方案更全面更系统,才能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我的另外一位老师,主任医师梁海鹏也谆谆教导我们,对患者要一视同仁,不论患者的地位、身份、经济状况如何,身为医生要充分利用我们的一技之长,为病人解除病痛。梁老师常说,“病人的事无小事,我们要尽可能的把每个病人的问题落到实处,要全力以赴帮助病人解除病痛,要认真负责地对待每一台手术”。可见,医生的认真负责是仁慈之心,能够为患者解除病痛是仁慈之心,急病人之所急亦是仁慈之心。

    三、到位的沟通是“良医”的保障

    沟通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手段。作为一名外科医师,及时、到位、准确的沟通非常重要。

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提高及社会市场化经济高度发展,部分群众的观念也随之改变,他们简单地将医疗行业当做服务业——是一种商品服务与货币的等价交换,认为就诊时只需要付费,不论患者的病情如何,医院就应该彻底治愈疾病。这种观念既不符合临床实际,也不符合病理生理自然规律,因为临床医疗是一件十分复杂多变的活动。遇到这种情况时,非常考验医生的沟通能力。

医生的沟通能力在整个疾病治疗过程中占据重要地位。举个例子:与患者谈论病情时,医生首先要熟悉患者的家庭情况,结合患者家属的文化层次、性格特点,在实事求是基础上因人而异地调整沟通方式,交待患者病情。如果患者病情较重,应该分层次和家属谈话,按照主管医师、上级医师、必要时科主任的顺序,分别向患者家属交待病情,做到病情交待有理、有据、循序渐进,让家属对患者病情有一个逐步认知过程。在和家属沟通过程当中,一定要注意自己的措辞,要严谨、准确、到位地分析目前病情,尊重客观事实,不夸大、不隐瞒,对患者下一步病情的转归做出一个正确的评估。

我科曾有位患者诊断为恶性胃肠间质瘤,腹腔多发转移,考虑手术风险较大,向家属反复交待病情,主管医生建议患者采取非手术治疗,但考虑到瘤体压迫腹腔,患者生活质量很差,医生和家属反复交流后,为患者实施体外循环辅助下腹腔巨大多发胃肠间质瘤切除术。遗憾的是,手术没有成功,患者在手术台上离开了。但是患者家属并没有责怪医生,反而拉着手术医生的手说,“你们尽力了。”当时听到这句话,作为一名外科医师,我心里很不是滋味,一方面充满遗憾,一方面感谢他们的理解,还有一方面在庆幸术前良好沟通起了效果。

到位的沟通是“良医”的保障,只有增进医患沟通,尽可能减少医疗纠纷,尽可能的杜绝医疗事故,才能增加外科医师的自信心,促进自身医疗技术的提高,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当然,一名优秀的外科医师应该具备精湛的医疗技术 ,对待病人应该具有一片仁慈之心,在老师和前辈们的带领下,通过不断努力,才能达到一定的高度。在这里我只能借助李白的《行路难》中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与全院的学弟、学妹们共勉!愿庆阳市人民医院的医疗事业能够在康庄大道上继续努力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