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 庆阳市人民医院 >> 医院新闻 >> 科室动态 >> 正文
科室动态

我院射频消融术治疗肝癌效果显著

作者:杨庆伟 来源:肿瘤外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6/26 16:11:47

我院肿瘤外科与超声科协作,2年来共完成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术治疗肝癌60例,取得了良好治疗效果,得到了广大患者的肯定和认可。

肝癌射频消融术(RFA):

射频消融发生器产生的射频电流在流经电极针与阴极板之间的环路时,电流强度的改变使位于电极针周围组织中的离子产生分子水平的摩擦力,经摩擦力产热,提高细胞内的温度,使局部组织间质加热,温度超过60摄氏度时,肿瘤细胞迅速发生蛋白质变性坏死。由于微创和高靶向性,目前已被公认为治疗肝癌的有效方法之一。

 

超声引导下肝癌射频消融术抑瘤机制:

1.高温使靶区肿瘤组织发生凝固性坏死而直接杀灭肿瘤细胞;

2.高温影响肿瘤细胞质膜的流动性,从而影响细胞膜的各种功能;

3.高温增加肿瘤细胞内溶酶体酶的活性,影响多种细胞器尤其是线粒体的正常功能;

4.高温使肿瘤周围的血管组织凝固,形成反应带,从而减少或阻断肿瘤血供,防止肿瘤扩散;

5.在肿瘤细胞发生凝固性坏死过程中,细胞膜等部位抗原暴露或肿瘤细胞免疫表型变化,可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而杀灭或抑制肿瘤生长或扩散,即所谓的“内源性瘤苗”作用。

肝癌射频消融规范治疗的适应症:

1.单发肿瘤,最大直径≤5 cm;或者肿瘤数目≤3个,最大直径≤3 cm;

2.没有脉管癌栓、邻近器官侵犯;

3.肝功能分级Child-Pugh A或B级,或经内科治疗达到该标准;

4.不能手术切除的直径>5 cm的单发肿瘤或最大直径>3 cm的多发肿瘤,射频消融可作为姑息性治疗或联合治疗的一部分。

肝癌射频消融治疗的优势:

1.微创:适用于年龄较大、身体情况较差、重要脏器功能较差的病人。

2.疗效确切:射频消融电极直接插入肿瘤内部,使肿瘤组织局部温度达90度以上,导致肿瘤细胞变性坏死,达到外科手术切除的效果。

3.治疗时间短:一次射频消融的时间在15分钟左右。

4.治疗后病人恢复快。

5.可借助影像技术立即精确观察治疗效果。

目前应用于临床治疗肝癌的方法有手术、肝动脉栓塞、射频消融、微波、激光、冷冻等,以及同时实施免疫治疗、基因治疗、中药治疗等。手术切除仍是肝癌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但由于肝癌的多灶性、血管侵犯、合并肝硬化等因素的影响,只有不到20%的患者就诊时适合手术治疗。射频消融术由于能直接使肿瘤组织凝固性坏死,具有安全、术后不良反应少、可以反复使用、操作简单等优点,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晚期不能切除的或小肝癌治疗中。

射频消融术对原发性肝癌或继发性肝癌均作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肿瘤外科团队临床观察发现,RFA术后1月,ALT、ALP、GGT各指标较术前明显下降,说明肝功能有所恢复,术后1周复查肝功可见大部分病例ALT、ALP、GGT有所升高,多考虑RFA治疗过程中对肝功能的损伤所出现的暂时反应。肿瘤相关抗原间接反映了肿瘤进展情况,肿瘤的负荷程度、大多数患者RFA治疗后AFP、CEA、CA199值较术前明显下降。RFA治疗后能有效破坏瘤体内血管,抑制瘤体的生长,对于不能行肝动脉栓塞的患者行RFA阻断荷瘤动脉,更能减少瘤体的复发和转移。综上所述,我们团队通过超声引导下肝癌射频消融术临床观察发现,对于不能手术的晚期肝癌或小肝癌患者RFA术表现出明显的优越性。